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瑞戈非尼用药安全提示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用药安全提示 1、和医生就个人和家族疾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沟通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排除用药禁忌,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学习和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避免出现严重用药风险。   2、瑞戈非尼可能会伤害到胎儿和乳儿,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使用。处于育龄期的患者,无论男女,在用药期间和停药两个月内,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孕。   3、本品有一定的肝脏毒性,因此建议开始治疗前进行肝功能检查,并至少每月定期前往医院进行监测。   4、葡萄柚和葡萄柚汁可能与瑞戈非尼相互作用,因此服药期间请不要食用葡萄柚制品,避免出现潜在的风险。   5、瑞戈非尼容易导致出血,如果近期准备进行手术,建议暂时中断使用瑞戈非尼。大手术后,只有经临床判断伤口愈合充分,才能做出恢复瑞戈非尼治疗的决定。   6、瑞戈非尼可导致动脉高血压发生率升高。开始瑞戈非尼治疗之前应控制血压,建议您定期监测血压。假如出现重度或持久性高血压,经临床医生同意,应暂时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如果出现高血压危象,应终止瑞戈非尼的治疗。   7、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任何严重、持续或进展性情况均须及时与医生沟通。
瑞戈非尼的副作用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瑞戈非尼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肝细胞癌。本品为处方类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副作用相对较多且常见。   1、肝脏损害:大部分患者服药后都会出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异常升高,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肝损伤、肝衰竭,甚至导致死亡,需警惕。   2、代谢系统异常: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低磷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尿酸血症、脱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血液系统异常:常见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还可能有出血倾向,具体表现在皮肤经常有淤血点、瘀斑,有时候发现大便发黑、尿发红,如果不小心受伤流血,伤口不容易止血。   4、皮肤不良反应:许多患者都可能出现手足皮肤反应,这是抗肿瘤药物常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手及足底部出现红斑和感觉异常,严重者会脱皮、糜烂并伴有重度疼痛感,也就是常说的“烂手烂脚”。有的人还会出现脱发、皮肤干燥、剥脱性皮疹等症状,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引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表现为高热、水疱、血痂等)等。如果用药后出现发烧、喉咙痛、面部或舌头肿胀、身上出现皮疹并导致起泡和脱皮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5、心血管系统异常:半数患者都可能出现高血压,有时还会出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都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任何严重不适,应立即咨询医生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6、胃肠道反应:许多人服药后会出现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还可能伴随味觉异常、口干、胃食管返流、肠胃炎,少数情况下甚至出现胃肠道穿孔、胰腺炎,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应引起重视。   7、神经系统异常:部分人服药后出现头痛、震颤、味觉紊乱、眩晕等症状。   8、其他不良反应:表现为容易感染、发热、疲劳、发音困难、肌肉痉挛疼痛、蛋白尿等。
索拉非尼(多吉美)副作用及处理?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多吉美是一种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多吉美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多吉美也是有副作用的,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多吉美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多吉美的副作用常见的有:脂肪酶升高,手足综合征,脱发,淀粉酶升高,皮疹/脱屑和腹泻。关于多吉美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患者们要多关注以下几点:      1、腹泻:使用多吉美出现腹泻通常见于脾胃较虚弱的病人引起的肠预激综合症,轻则大便次数增多1-2次,此情况无需特殊处理,随机体对药物适应后自然恢复正常;重则7-8次甚至十数次,此时应作对症处理,可用易蒙停配合健脾益肾颗粒配合使用,如果还不缓解者,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口腔粘膜炎和或口腔溃疡:服用多吉美应每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吃过硬和辛辣食品,同时用生理盐水作口腔消毒或用洗必泰或3%的生理盐水漱口。   3、手足综合征:服用多吉美出现手足皮肤病,证明了病人的机体对药物有高度敏感性,通常其疗效较好,但同时也反应了病人的免疫力较差;处理的方法是:在增强免疫的同时,局部可用硫酸镁开水外泡,或用芦荟湿膏或尿素软膏局部外揸,同时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如果此反应呈进行性加重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来缓解反应。      4、高血压:使用多吉美前6周应监测血压变化,如果(血压≥160/100mmHg)和或出现相应症状者,可作常规降压对症处理,如用降压药不能控制血压的,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索拉非尼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1、妊娠期 根据动物研究的结果及其作用机制,对孕妇服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没有可用的孕妇数据来告知药物相关风险。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在器官形成期间对妊娠动物口服索拉非尼导致母体暴露下的胚胎-胎儿毒性显著低于每日两次400毫克推荐剂量下的人暴露。告知孕妇和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2、哺乳期 目前尚无关于索拉非尼或其代谢产物在人乳中的存在及其对母乳喂养儿童或产奶量的影响的数据。索拉非尼存在于泌乳动物的乳汁中。由于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母乳喂养的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女性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治疗期间和末尾一次给药后2周内不要母乳喂养。   3、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 当对孕妇服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在开始使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之前,验证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的妊娠状态。   告知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末尾一次服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后6个月内使用有效避孕方法。   基于遗传毒性和动物生殖研究中的发现,建议有生殖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和有妊娠伴侣的男性在使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治疗期间以及末尾一次使用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后的3个月内使用有效避孕方法。   根据动物研究的结果,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可能会损害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的生育能力   4、儿童用药 尚未确定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老年用药 总计,接受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治疗的HCC患者中,59%的患者年龄为65岁或以上,19%的患者年龄为75岁或以上。总计,接受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治疗的RCC患者中,32%的患者年龄为65岁或以上,4%的患者年龄为75岁或以上。未观察到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之间的安全性或疗效差异,其他已报告的临床经验未发现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之间的应答差异,但不能排除某些老年患者更高的敏感性。   6、肾功能损害 对于未进行透析的轻度、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在透析患者中研究索拉非尼的药代动力学。   7、肝功能损害 对于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在严重(Child-Pugh C)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研究索拉非尼的药代动力学。
索拉非尼的用药安全提示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索拉非尼为抗肿瘤用药,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不能手术或远处转移的原发肝细胞癌。 用药安全提示 1、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本品应空腹服用,也就是至少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如果忘记按时服用,想起来时要立即补上。如果已经接近下次用药时间,当天剩下的药物要均匀服完。如果连续2次忘记服药,或者服药过多,请联系医生。   3、索拉非尼可进入精液,服用本药的男性在服药期间至停药后2周内,进行性交时必须戴避孕套,如果性伴侣意外怀孕要及时咨询医生。   4、如果出现气短、咽喉闭锁或舌头肿大、困倦或心慌,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停药,直到反应稍好或完全消失之后,才能恢复用药。   5、本药可造成肝脏毒性。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出现皮肤或眼睛变黄、小便异常发黑、异常困倦和右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如果出现必须向医生报告。   6、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及时就医。
索拉非尼的具体不良反应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索拉非尼为抗肿瘤用药,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不能手术或远处转移的原发肝细胞癌。大多数副作用比较轻微,患者可以忍受。 索拉非尼的具体不良反应 1、很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是腹泻、皮疹、脱发和手足皮肤反应,其他还有淋巴细胞减少、低磷血症、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呼吸道出血及脑出血)、高血压、恶心、呕吐、瘙痒、红斑、乏力、疼痛(包括口痛、腹痛、骨痛、头痛和癌痛)等。皮肤毒性多在开始服用后6周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到中度,多在开始服药后的早期阶段就出现。   2、常见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畏食、抑郁、外周感觉神经病变、耳鸣、声嘶、便秘、口腔炎(包括口干和舌痛)、消化不良、吞咽困难、皮肤干燥、剥脱性皮炎、痤疮、脱屑、关节痛、肌痛、勃起功能障碍、虚弱、发热、流行性感冒症状、体重减轻等情况。   3、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毛囊炎、感染、超敏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和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钠血症、脱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鼻溢、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炎、胃肠道穿孔等。
患者服用阿法替尼多久产生耐药?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阿法替尼(afatinib)是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酪氨酸激酶的强效、不可逆的双重抑制剂。阿法替尼是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适应于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阿法替尼与第1代可逆的EGFR TKI不同的是,阿法替尼会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阿法替尼的作用强度更大。   美国FDA推荐阿法替尼用于治疗非耐药性罕见EGFR突变(L861Q、G719X和/或S768I)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长期服用一种药,容易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那么服用阿法替尼多久会耐药?   对于普通患者,阿法替尼(afatinib)可会在6个月到18个月左右出现耐药。有一种情况下是看广大患者治疗是否及时,肺癌发展到什么阶段,治疗阿法替尼(afatinib)后的治疗反应都不尽相同,所以耐药时间也会不同。   阿法替尼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皮肤问题、口腔炎、间质性肺病(ILD)、肝毒性、指尖皮开裂等。
与第1代靶向药物相比,阿法替尼具有哪些优势?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阿法替尼是新一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初个不可逆ErbB家族阻滞剂,可作用于包括EGFR在内的整个ErbB家族。与第1代可逆的EGFR TKI不同的是,阿法替尼会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那么第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与第1代相比起来具有什么优势呢?   一、第1代靶向药是针对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但与EGFR的结合是可逆的,因此容易出现耐药突变,导致病情恶化。第二代阿法替尼除了抑制EGFR,它还可以抑制HER2的突变。并且阿法替尼与EGFR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从而达到关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与第1代靶向药相比,阿法替尼对肿瘤细胞生长的阻断更全面、更持久。   二、在阿法替尼与易瑞沙的临床试验组中,阿法替尼显着降低肺癌进展风险和治疗失败风险26%。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改善随时间推移更加显着,治疗2年后,阿法替尼组存活且无进展的患者数量是吉非替尼组的2倍以上(18个月后:27% 与 15%;24个月后:18% 与 8%)。   三、阿法替尼与特罗凯相比,在肿瘤进展或一线化疗后的肺鳞癌患者中开展的头对头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将癌症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均降低19%,并可显着改善疾病控制率(51% vs 40%;P=0.002)、提高生活质量和对癌症症状的控制。综合以上:第二代靶向药物比一代靶向药物更能降低EGFR突变患者肿瘤进展,而第三代靶向药物是被批准用于第1代或第二代靶向药物治疗失败之后、且出现了耐药基因T790M突变的患者。
患者服用阿法替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阿法替尼是新一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不可逆ErbB家族阻滞剂,可作用于包括EGFR在内的整个ErbB家族。阿法替尼是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与首代可逆的EGFR TKI不同的是,阿法替尼会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2017年2月,阿法替尼(GILOTRIF)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   1. EGFR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未接受过TKI治疗患者的一线治疗;   2. 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虽然阿法替尼的适应症和药效很强,但是患者在服用此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患者服用阿法替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大疱和剥脱性皮肤疾病:阿法替尼片说明书0.15%患者中生严重大疱,起泡,和去角质病变。对威胁生命的皮肤反应终止药物。对严重和延长皮肤反应不给GILOTRIF。   间质性肺病(ILD):在1.5%患者发生。对肺症状急性发作或恶化不给GILOTRIF。如被诊断ILD终止GILOTRIF。   腹泻: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肾衰。阿法替尼规格对严重和对抗腹泻药物无反应延长腹泻不给GILOTRIF。   角膜炎:在0.8%患者中发生。   肝毒性:在0.18%患者中发生致命性肝损伤。用定期肝检验监视。对肝检验严重或恶化不给终止GILOTRIF。   胚胎胎儿毒性:可致胎儿危害。劝告女性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和进行高效避孕。    
阿法替尼的作用原理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阿法替尼(Afatimib),化学名为4-[ (3-氯-4-氟苯基)氨基]-6-{[4-(N,N-二甲基氨基)-1-氧代-2-丁烯-1-基]氨基}-7-[(S)-(四氢呋喃-3-基)氧基]喹唑啉,是由德国的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肺癌治疗药物。该药于2013年7月在美国批准上市。作为一种多靶点小分子药物,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受体2(HER2)酪氨酸激酶的强效、 不可逆的双重抑制剂。   阿法替尼的作用原理   研究显示,约15% 的NSCLC患者存在EGFR 突变,其中多数伴EGFR外显子19 缺失或外显子21 替代突变中的1 种。 阿法替尼是新一代TKI,是一种不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rbB) ,包括 EGFR,HER2 和ErbB4。阿法替尼分别与HER2上的Cys( 半胱氨酸) 805, ErbB4上的Cys803,EGFR 上的Cys797以共价结合。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了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胞内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从而抑制了所有 ErbB 受体家族成员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步骤,使阿法替尼对有EGFR突变的 NSCLC患者具有抗肿瘤作用。因此,阿法替尼对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耐药的 NSCLC 患者仍具有较高的活性。
卡博替尼疗效与患者指导?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卡博替尼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包括c-MET、RET、ROS1和VEGFR等,显示出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作用机制 卡博替尼属于一类称为激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是阻止异常蛋白质的作用,该蛋白质向癌细胞发出繁殖信号,有助于减缓或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适应症 卡博替尼单独使用或与另一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晚期肾细胞癌。   卡博替尼还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另一种化疗药物治疗的肝细胞癌。   卡博替尼还用于治疗成人和 12 岁及以上儿童的某种类型的甲状腺癌,这些甲状腺癌已扩散到附近组织或身体其他部位,并且对先前的治疗没有反应且无法治疗与放射性碘。   卡博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卡博替尼能够抑制包括MET、RET、ROS1和VEGFR2等多个受体的活性,这些受体在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针对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和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研究中,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相比多西他赛,虽然总生存期(OS)相当,没有显著差异,但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有所改善。   研究中,卡博替尼对于初治患者的中位OS为20.8个月,既往接受过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13.6个月。卡博替尼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并且对于脑转移也有一定的疗效。卡博替尼联合EGFR-TKI吉非替尼用于经治的EGFR突变,MET失调NSCLC的临床研究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总体人群的ORR为27%。   患者指导 1、在开始使用卡博替尼治疗前,患者应接受全面的基因突变检测,以确定是否携带对卡博替尼敏感的突变。   2、患者应与医疗团队讨论潜在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肝功能异常等,并在治疗期间进行定期监测。   3、患者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副作用,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由于卡博替尼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补充剂等。
卡博替尼应该怎么储存?抗癌能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药物储存 将XL184放置于25°C以下干燥避光环境中。临时携带药物外出时允许温度范围为15-30°C。   一、 广谱抗癌能力:肾癌、肝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1、治疗肾细胞癌:   157位晚期未接受过治疗的、初治的肾癌患者,1:1分组,一组79人接受卡博替尼治疗,1组78人接受目前公认的药物索坦(舒尼替尼)治疗。卡博替尼的剂量每天60mg;舒尼替尼的剂量每天50mg,用4周,停2周。   结果显示:卡博替尼的有效率是索坦的数倍(46% vs 18%),生存期明显延长(30.3个月 vs 21.8个月)。两药的副作用很接近,不良反应发生率,67% vs 68%。   主要的副作用是:腹泻、乏力、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目前,在欧美国家,卡博替尼已经成为晚期肾癌的治疗药物之一。   2、治疗肝细胞癌:   707名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癌患者,2:1分组,一组接受卡博替尼治疗,1组接受安慰剂对照。卡博替尼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死亡风险下降了37%。客观有效率大约为5%。目前,卡博替尼已经和瑞戈非尼、PD-1抗体等药物一道,在欧美国家,称为晚期肝癌二线治疗的选择之一。   3、治疗肺癌: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2%左右的患者携带RET基因重排。这类患者可以接受卡博替尼治疗。2016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发表了卡博替尼用于RET重排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26位患者,有效率是28%,肿瘤控制率接近100%。   此外,一线治疗失败的EGFR野生型的肺癌患者,使用卡博替尼联合特罗凯比单用卡博替尼或者单用特罗凯,生存期明显延长,联合用药组的生存期是13.3个月,单用卡博替尼组是9.2个月,单用特罗凯是5.1个月。当然,目前由于PD-1抗体等免疫治疗上市,这类人群选择是PD-1抗体,而不是卡博替尼联合特罗凯。只是少数对PD-1抗体、化疗均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   4、治疗甲状腺癌: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不少携带RET基因突变。因此,卡博替尼很早就被批准用于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治疗。330名甲状腺髓样癌患者,2:1分组,分别接受卡博替尼和传统标准治疗。对于RET M918T突变的患者,卡博替尼明显延长了总生存期,从18.9个月延长到了44.3个月,翻了一倍都多。总人群中,总生存期也从21.1个月,延长到了26.6个月。   二、对骨转移   由于卡博替尼作用的分子靶点很多,部分靶点参与了骨转移的形成,卡博替尼具有很好的控制实体瘤骨转移的能力。   肾细胞癌骨转移:   METEOR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的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入组的是至少一种靶向药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癌患者,1:1分组,一组接受卡博替尼治疗,一组接受依维莫司治疗。   这个临床试验一共入组了658名志愿者,其中142名志愿者在入组的时候合并有骨转移。这142名患者,77人接受了卡博替尼治疗,65人接受了依维莫司治疗,两组基线数据是平衡的。两组分别有30%和20%的患者,同时还打着保骨针(唑来磷酸、伊班磷酸、地诺单抗等)。   截止到2015年5月,两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有明显的差异:7.4个月 vs 2.7个月,差了3倍!有效率方面:17% vs 0%(依维莫司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客观缓解,也就是说没有一例患者肿瘤缩小超过30%)。中位总生存时间,也是卡博替尼组更高:20.1个月 vs 12.1个月,差了几乎2倍!在同时有合并骨转移和内脏转移的患者中,卡博替尼组和依维莫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更大:20.1个月VS 10.7个月。   此外,针对骨转移的疗效,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卡博替尼20%的患者骨转移明显好转,而依维莫司组这个比例只有10%,又是翻倍的优势!副作用方面,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卡博替尼略高:73% vs 51%。但是卡博替尼组,发生骨折、截瘫、骨痛等骨转移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从29%降低到了23%。   前列腺癌骨转移:   1028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1分组,一组接受卡博替尼治疗,一组接受传统标准方案患者。结果显示:虽然卡博替尼相比于标准治疗,未能大幅度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但是,对于控制骨转移而言,卡博替尼的疗效非常棒。用药3个月后评估骨转移明显缓解的概率,传统治疗只有3%,而卡博替尼有42%,提高了14倍!   三、增敏免疫治疗:联合PD-1抗体,控制率破70%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卡博替尼可以通过清除肿瘤周围助纣为虐的“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细胞)等方式,增加患者对PD-1抗体等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不少研究将卡博替尼选为PD-1抗体的“黄金搭档”,进行联合治疗。   一项招募了24名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生殖细胞癌、前列腺癌等)的临床试验,治疗的方案是卡博替尼联合PD-1抗体O药。18位可以评估疗效的患者,6位肿瘤缩小至少30%,有效率是33%;7位患者肿瘤稳定不进展,疾病控制率是71%。
阿卡替尼是什么药?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阿卡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布鲁顿酪氨激酶(BTK)抑制剂,2017年10月,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曾至少接受过1次化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研究表明,阿卡替尼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有良好的疗效。   阿卡替尼药物介绍 阿卡替尼属于一类称为激酶抑制剂的药物,是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癌症药物。它的作用是阻断发出癌细胞增殖信号的异常蛋白质的作用。   阿卡替尼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至少一种其他化疗药物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它还单独或与阿托珠单抗一起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阿卡替尼的服药指南 阿卡替尼以胶囊形式口服。通常每12小时(每天两次)随餐或空腹服用一次,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服用阿卡替尼。建议患者用一杯水将胶囊整个吞下,不要打开、咀嚼胶囊。   阿卡替尼的治疗优势 1、具有更高的选择性:相对于依鲁替尼,阿卡替尼对BTK的靶向活性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和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更高的 IC 50或对ITK、EGFR、ERBB2、ERBB4、JAK3、BLK、FGR、FYN 的激酶活性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2、副作用小:在接受依鲁替尼治疗的血小板中,血栓形成明显受到抑制,而相对于接受阿卡替尼治疗的对照组,未发现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强烈表明,与依鲁替尼相比,阿卡替尼的安全性有所改善,且副作用较小。   3、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前研究中,它被证明比一流的BTK抑制剂依鲁替尼 (ibrutinib)更有效、更具选择性。一项首次针对61名患者治疗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的人体I/II期临床试验 (NCT02029443) 令人鼓舞,总体缓解率为95%,表明有可能成为CLL的合适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17p13.1 基因缺失呈阳性的人来说,反应率达到了100%,这一亚组通常会导致对治疗和预期结果的反应不佳。 阿卡替尼的治疗效果 阿卡替尼是一种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LL)。ASCEND是阿卡替尼与研究者选择的idelalisib联合利妥昔单抗(IdR)或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治疗复发/难治性(R/R)CLL患者的关键性3期研究。在主要的ASCEND分析(中位随访16.1个月)中,与IdR/BR相比,阿卡替尼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可接受的耐受性。   R/RCLL患者每天两次口服阿卡替尼100mg,直至出现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研究者选择的IdR或BR。总共310名患者被纳入。在46.5个月和45.3个月(IdR/BR)的中位随访中,阿卡替尼显著延长了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与IdR/BR。42个月的PFS率为62%对19%。中位总生存期(OS)为NR(双臂),42个月的OS率分别为78%和65%。   在大约4年的随访中,阿卡替尼在R/R CLL患者中保持了优于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一致的耐受性。   总结 阿卡替尼是第2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对化学治疗(化疗)无应答或已复发的患者有较高的疗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以免用药不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白血病药物阿卡替尼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处理?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癌症的药物,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阿卡替尼是第二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通过阻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B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阿卡替尼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处理、相互作用等内容。   治疗效果 1、阿卡替尼Ⅲ期临床结果:在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发布的ELEVATE-TN III期临床试验的更新结果显示,阿卡替尼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无论是作为单药治疗还是与奥妥珠单抗(Obinutuzumab)联合治疗,相较于传统的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2、联合奥妥珠单抗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方面都显示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优势。   长期生存率:在58.2个月的中位随访中,与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相比,阿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治疗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89%,而阿卡替尼单药治疗可降低79%;阿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组的相对死亡风险降低45%。据估计,接受阿卡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有90%在第5年仍存活,而阿卡替尼单药治疗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4%,接受苯丁酸氮芥和奥妥珠单抗联合疗法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2%。   3、安全性和耐受性:阿卡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已知情况一致,并且与伊布替尼相比,阿卡替尼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较小的毒性。   副作用及处理 阿卡替尼的消化系统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免疫系统副作用常见症状: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发热、喉咙痛、疲劳等。心血管副作用常见症状:心律不齐、心悸、高血压等。血液系统副作用常见症状: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对于贫血,轻度时可通过食物补充(如红枣、鸭血等),重度时需及时就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时,可考虑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如艾曲波帕),严重时可输注血小板。   患者如果出现症状应向医生报告症状,并咨询如何缓解不适。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药物剂量、配合特定饮食或给予其他支持性治疗。在使用阿卡替尼期间,患者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用法,以免产生不耐受反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报告症状,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相互作用 阿卡替尼不得与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同服,因为它们会增加血液中的阿卡替尼含量,可能导致过量服药。应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共同给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影响阿卡替尼的代谢和疗效。   阿卡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通过特异性地抑制B细胞信号通路的活性,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随着对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进一步确认,阿卡替尼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伊布替尼与阿卡替尼的区别?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伊布替尼与阿卡替尼都是一种小分子BTK抑制剂,能够抑制BTK介导的下游信号蛋白CD86和CD69 激活,并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肿瘤生长。两种药物的区别主要在于药物成分不同、适应症不同、副作用不同、禁忌症不同等。   一、药物成分不同 1、阿卡替尼:每片含有100mg的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相当于129mg的acalabrutinib马来酸盐,非活性成分是低取代轻丙基纤维素、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酷富马酸钠。   片剂包衣由共聚维酮、氧化铁黄、氧化铁红、轻丙甲纤维素、中链甘油三酷、聚乙二醇 3350、纯化水组成。   2、伊布替尼:活性成分是伊布替尼,辅料是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明胶空心胶囊。   二、适应症不同 1、阿卡替尼: 可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还可治疗接受过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   2、伊布替尼:可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与利妥昔单抗联合用药可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三、副作用不同 1、阿卡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头痛、腹泻和肌肉骨骼疼痛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严重和机会性感染、出血、血细胞减少症、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心房颤动和扑动。   2、伊布替尼: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是血小板减少症、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疲乏、骨骼肌肉疼痛、外周水肿、上呼吸道感染、恶心、便秘、皮疹、腹痛、呕吐和食欲下降。   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血细胞减少、间质性肺疾病、心律失常类疾病、白细胞淤滞、高血压、继发恶性肿瘤、肿瘤溶解综合征。   四、禁忌症不同 1、阿卡替尼:对阿卡替尼或制剂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伊布替尼:已经对伊布替尼或辅料超敏者禁用。
莫博替尼副作用处理措施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副作用处理措施 1、腹泻:轻至中度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如摄入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果腹泻严重,可能需要暂时停止用药,并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   2、呕吐和恶心:可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等,并建议患者在用药前后避免强烈刺激性气味或食物,以减少恶心感。   3、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建议患者尽量选择营养丰富、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少食多餐,尽量增进食欲。   4、腹痛: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抗酸药或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来缓解症状。   5、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不良:避免进食后立即躺下,分餐少量,可遵医嘱使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控制胃酸分泌。   6、甲沟炎、干性皮肤、瘙痒、秃头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皮肤干燥,使用保湿霜,秃头症可能需要使用帽子或假发遮盖。   7、肌肉骨骼疼痛、疲劳:可适当体育锻炼,如散步,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必要时可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   8、上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流鼻涕: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并在呼吸困难时及时就医。   9、高血压、头痛:对于高血压,需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降压药物,并监测血压变化。头痛时可以采取适当的休息和物理治疗,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
莫博赛替尼(mobocertinib)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莫博赛替尼(mobocertinib)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主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呕吐、恶心、食欲下降、咳嗽、皮肤干燥、疲劳、瘙痒、甲沟炎、皮疹、口腔炎、肌肉骨骼疼痛、体重下降。 适应症 莫博赛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检测发现患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莫博赛替尼(mobocertinib)的功效与作用 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莫博赛替尼可以抑制由于EGFR ex20ins突变引发的异常EGFR信号通路,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延缓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2、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莫博赛替尼可以帮助减轻患者因肿瘤而产生的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针对性强:莫博赛替尼是针对EGFR ex20ins突变的特异性抑制剂,对其他类型的EGFR突变不一定有同样的效果,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莫博赛替尼的副作用 1、胃肠疾病:腹泻、呕吐、食欲下降、恶心、重量减少、腹痛、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   2、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甲沟炎、干性皮肤、瘙痒、秃头症。   3、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肌肉骨骼疼痛。   4、全身疾病:疲劳。   5、呼吸、胸腔和纵隔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流鼻涕。   6、心脏疾病:QTc间期延长、高血压。   7、神经系统疾病: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