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肺癌
纵隔镜检查和纵隔切开术主要用于评估或切除纵隔内的病变组织,特别是在肿瘤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两种手术的适应症和背景说明:
适应症:
1. 癌症分期:
• 肺癌:评估是否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用于确定分期及治疗方案。
• 食道癌: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
2. 诊断纵隔病变:
• 不明原因的纵隔淋巴结肿大。
• 纵隔肿块的病理学诊断(如淋巴瘤、结核、肉芽肿性疾病)。
3. 明确非肿瘤性病变:
• 评估疑似肉芽肿疾病(如结节病)。
• 感染性疾病(如真菌感染或结核)。
优点:
• 创伤小,通常经颈部切口进行,恢复快。
• 获取组织样本。
限制:
• 只能评估前上纵隔区域,无法覆盖整个纵隔。
纵隔切开术(Mediastinotomy)
适应症:
1. 扩展病灶评估:
• 当纵隔镜检查无法到达的区域需要评估时(如前纵隔或后纵隔深处的病灶)。
• 左侧纵隔病灶评估(例如左肺癌相关的淋巴结)。
2. 复杂纵隔肿块的活检或切除:
• 体积较大的纵隔肿块或与重要血管结构关系密切的肿瘤。
3. 肿瘤分期:
• 肺癌或食道癌的淋巴结评估,尤其是PET或其他非侵入性检查不明确时。
4. 诊断不明原因的纵隔病变:
• 某些深部组织活检。
优点:
• 可覆盖更广泛的区域,特别是纵隔中下部及后部。
• 提供直接可视化和更大的组织样本。
限制:
• 创伤性较大,通常需要通过胸部切口,恢复时间更长。
随着技术进步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非侵入性检查技术的进步(如PET-CT、EBUS-TBNA),纵隔镜检查和纵隔切开术的使用减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仍不可替代:
• PET-CT:帮助识别转移性淋巴结。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适用于特定淋巴结部位的取样。
当上述非侵入性技术无法确诊时,纵隔镜检查或纵隔切开术仍是金标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