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肺癌
咯血的评估需要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检查,以明确咯血的原因并排除可能危及生命的病因。
1. 病史采集
(1) 现病史
• 症状特征:
• 持续时间:急性、亚急性或慢性。
• 时间模式:突然发病、周期性复发。
• 诱发因素:过敏原暴露、寒冷、体力活动、仰卧位。
• 咯血量:少量(血丝)到大量(如杯子或碗)。
• 血液特征:
• 真咯血:泡沫状、鲜红色血。
• 假咯血:源自鼻咽部,伴鼻后滴漏或鼻孔出血。
• 吐血:伴恶心、呕吐,血液为黑褐色或咖啡色。
• 伴随症状:
• 发热、咳痰(提示感染)。
• 盗汗、体重减轻(提示结核或癌症)。
• 胸痛、呼吸困难(提示肺栓塞或肺炎)。
• 血尿(提示肺肾综合征,如古德帕斯彻综合征)。
• 血性鼻分泌物(提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2) 既往病史
• 肺部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扩张、结核病、囊性纤维化。
• 心血管疾病:
• 心力衰竭、胸主动脉瘤、肺动脉瘤。
• 系统性疾病:
• 肾综合征(如古德帕斯彻综合征、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出血倾向:
• 凝血障碍(如肝病、抗凝药物使用史)。
(3) 危险因素
• 艾滋病毒感染或免疫抑制。
• 接触结核患者。
• 吸烟史(≥40年,提示肺癌风险)。
• 长期制动、手术史、妊娠(提示肺栓塞风险)。
2. 体格检查
(1) 生命体征
• 发热:提示感染。
• 心动过速:提示出血或低氧血症。
• 呼吸急促:提示呼吸窘迫。
• 低氧饱和度:提示严重肺功能受损。
(2) 呼吸系统
• 听诊:
• 爆裂音:提示肺炎或肺水肿。
• 干啰音:提示气道阻塞。
• 自鸣音或打击乐迟钝:提示肺实变。
• 观察:
• 辅助呼吸肌使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 其他系统
• 颈静脉扩张、下肢水肿:提示心力衰竭。
• 皮肤和黏膜检查:
• 瘀点、紫癜(提示出血性疾病)。
• 毛细血管扩张(提示动静脉畸形)。
3. 危险信号
以下体征提示可能的危急情况:
• 大咯血。
• 背痛(提示胸主动脉或肺动脉瘤破裂)。
• 休息时呼吸困难。
• 吸烟史、体重减轻(提示肺癌)。
4. 检查和测试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光:
• 初步评估肺部病变,如感染、肿瘤或肺水肿。
• CT扫描:
• 定位病灶,评估肿瘤、血管畸形或肺栓塞。
• CT血管造影(CTPA):
• 确诊肺栓塞或识别肺动静脉瘘。
• 支气管镜检查:
• 直接观察气道,寻找出血来源。
(2)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评估贫血或感染(白细胞计数)。
• 凝血功能:
• PT/INR、APTT。
• 肾功能检查:
• 肾功能异常提示肺肾综合征。
• 特异性检查: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提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抗基底膜抗体(提示Goodpasture综合征)。
(3) 内镜检查
• 当咯血原因不明时,进行食管胃内镜检查以排除吐血或鼻咽部出血。
5. 研究结果的解读
• 急性咳嗽伴发热:
• 若无危险因素,常为急性支气管炎或感染。
• 慢性疾病史:
• COPD、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患者咯血通常为病情恶化。
• 无症状患者的咯血:
• 需高度警惕肺癌或结核。
• 免疫功能低下:
• 应优先考虑结核或真菌感染。
总结
咯血的评估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尤其在存在危险信号时,需快速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对危及生命的咯血,重点在于及时控制出血和稳定患者状态。